我喜歡吳明益的作品,喜歡這篇人物專訪。
尤其喜歡《單車失竊記》,記得當時熬了兩夜讀完書,在作者的虛虛實實間進進出出,讀得心神俱醉,魂魄都被吸進去了,好像自己經過了那條通道,站在阿布的舊貨店裡、潛進迷離詭譎的地下室水道、戰爭中的動物園、......還有還有,站在穆班長浴血奮戰倚仗的那棵巨大榕樹「李家寨」下,驚心動魄。
摘:
⋯⋯
「我們當然可以架空,通通將它變成『T市』,所有的一切自己命名。但我想要的是,讓這一代的讀者和上一代的讀者,相互有了一個通道。」
⋯⋯
吳明益說老單車的這句話,是多麽動人的心意!
「如果你能讓『時代的東西』恢復、保存下來,那就變成一種心意。」
⋯⋯
若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吳明益的書,而且每一本都喜歡? Okapi這篇專訪裡的這一段是最好的注腳。
"問他為了這部小說的種種,究竟追細節追到多深?他搖搖頭。「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講了。」他時常陷入「如何印證」的焦慮,好比為了確認軍用單車放槍的位置,專程跑去日月潭看老單車展,而非一筆簡單帶過了事。「這些行為可能一點意義都沒有,只是它變成一種職業的焦慮。我認為要有這個欲望,才是一個好的寫作者。若活在創作的狀態裡,卻連這種欲望都沒有,覺得『這樣寫就好了』,自信認定世界都在掌握之中,在我的標準裡,這樣的寫作者就是……就是不夠。」他語調溫和,然不帶一絲折衷。"
這是我最感心的地方,也是我覺得一個作者對讀者最大的尊重。
細節打造的聖殿──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8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