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為小寶寶開啟一趟有氣質、有美感的閱讀之旅


這是我前一陣子收藏的一套黑白書。孩子都上學了,為什麼我還會買這套專門設計給寶寶的黑白硬頁書呢? 不是因為我要添三寶了,而是因為它真的很美。

今天正好有機會在一個美麗的空間-Mon Bonbon講書,空間的一側掛了好幾朵軟綿綿、有著柔美色彩的雲朵燈和星星燈,我的腦子立刻連結了這套書中間那本"At Home"的封面圖像(活脫是今天這個空間的櫥窗哪!),還有什麼地方比這裡更適合拿出這本書呢? 於是特別把這套書介紹給家有0~3歲小寶寶的爸爸媽媽們,與他們談一談可以如何運用這套書與寶寶甚至大一點的幼兒共讀。

四個月以內的寶寶視力發展尚未完全,大概只看得見媽媽手臂長距離以內的範圍,我總覺得造物者好神奇,這階段常常在媽媽懷抱裡的寶寶,好好看清楚媽媽就夠了! 

黑白書或黑白圖卡是最符合0到1歲寶寶的讀物,強烈的對比最直接地刺激寶寶的視覺。不過,有別於一個單頁只有一個物品或形狀的黑白書,這一系列at Home, in the Water, in the Garden, in the City, at the Park黑白書以不同場景為軸線,用簡潔富有設計感的線條或色塊勾勒出每一個場景常出現的情境與活動,於是延展了書本的閱讀年齡,與大一點的學步兒也可以激盪出許多有趣的生活對話。

畫面或全景或微觀、或仰觀或俯視,都是以寶寶的視角出發,可能是寶寶躺在娃娃床往上看著音樂鈴轉動的視野、可能是寶寶正望著盤子裡學著自己拿東西吃的桌上風景、也可能是坐在娃娃車裡陪媽媽出門時東張西望。翻著翻著,我好像也縮回寶寶時期那個小小的我,好奇地張望這個世界。


書裡描繪的畫面,以寶寶一天的生活開啟,從家裡出發,走到公園裡、走到自然裡、走到爸爸媽媽推著散步的城市裡,有了移動感、有了時間感、甚至有了水聲、有了花香、有了蝶舞翩翩、有了微風吹拂…書頁裡的生活況味連結了寶寶的真實生活經驗,建構起寶寶對這個世界的美好想像、有情觀照。

一個跨頁只用除了黑白以外的單一顏色畫龍點睛,鮮艷飽和的色彩挑動寶寶的視覺神經,卻不嘩眾喧囂。有時你會從畫面中感受到剪紙的童趣,有時又能體現剪影的優雅。想要培養孩子的美感? 你得從小就給她/他看美麗的事物。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別告訴愛麗絲》帶著傷的長大

一翻開就會讓人想一路讀完,文字輕鬆好讀,所以利用一天往返幾件事情中間銜接的等待時間就看完了。不過,書裡要講的-霸凌,有血、有淚。
《愛麗絲夢遊仙境》出版的150年後,凱西.凱瑟迪(Cathy Cassidy)以這本《別告訴愛麗絲》(Looking Glass Girl)向前作致敬,向讀者揭開青少年成長所面臨的那個陰暗世界。
故事一開始,就是夜半向救護車求援的緊急對話,本來已遭受幼年好友孤立、嘲笑、霸凌而心靈受創的八年級女生愛麗絲在同窗女友設局的過夜派對中從樓梯上墜落,渾身是傷,腦中的血塊取出來了,但昏迷的她掉進了兔子洞,怎麼也出不來那迷離異境。現實的校園生活裡,是冷漠、是排擠…愛麗絲迷惘、痛苦、孤獨、無助、對友情渴望卻不可得。同學有心的貶抑和設計加上無心造成的意外,造成愛麗絲得面對好難過好難過的關卡。被困住的她到底有沒有勇氣回到這個世界來面對?

瘋帽匠告訴愛麗絲:「妳待在這邊愈久,就愈難離開,而且妳的情況會愈來愈危險。」
「可是我不知道要怎麼回家!」愛麗絲說。
瘋帽匠說:「妳只需要回想起來,愛麗絲。妳只需要回想起來,妳就會找到回去的路了。」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餐桌上的《青蛙和蟾蜍》


端晚餐上桌時,我稍稍挪開了桌邊的一疊書,那是昨天晚餐心血來潮給孩子們加菜的。

怎麼會吃飯吃到拿書出來唸呢?
原先,我們只是邊吃飯邊閒聊喜歡做什麼事? 我問安安、晴晴覺得自己做什麼做得又好又自在、會做得很開心想一直做? 有沒有什麼夢想? 安安毫不遲疑地說:「我想研究動物。」「不過,是在Lab裡的研究人員,不是整天在野外的那一種。」
我突然想起植物獵人洪信介,所以跟他們說了他的故事,晴晴好奇地要我查找蘭花的圖片給她看,「哇~好漂亮喔!」她說。安安看著阿介在二十幾公尺的樹枝上採集植物如履平地的身影,定定的說:「我也想要像他一樣。」
「你是說你想像他一樣一直做自己愛做的事嗎?」
「對,只不過我想研究動物。」安點點頭,隨之又說:「不過我可能沒辦法一直在野外追動物,我不是很sporty。雖然我有時候也想能親身跟動物相處,不過可能還是要在研究室裡研究。」
「噢! 對了,我還想自己寫書。」安安像是想到了什麼。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蜜蜂與遠雷


花了兩天時間,不可自拔地一股作氣讀完這本六百多頁的小說。它是文字、也是音樂。

恩田陸真是會說故事。僅以四場鋼琴大賽為舞台、三個才華洋溢卻風格迥異的年輕音樂天才和一個不願放棄音樂夢的凡夫俗子,交織成動人的樂章,也是一幅美善的青春群像。

小說的題材雖似談古典音樂,但我對古典音樂的無知絲毫不影響閱讀本書的樂趣,反而驚艷於作者用文字寫出了樂音,那是用耳、用眼、用鼻子、用皮膚、用心靈感受的音樂,有高低、有強弱、有香味、有溫度、有故事……主角和各自的樂曲表現在一場又一場的賽事中持續進化、彼此激盪啟發、踏上一個又一個新境界。故事透過主角們的選曲、舞台演奏、對樂曲的思考與詮釋間更在探索「什麼是音樂?」「我的音樂是什麼?」「我的追尋是什麼?」

好看、享受! 無怪乎這本小說能史無前例同時獲得2017年直木三十五賞和本屋大賞,文學性與商業性俱皆滿足。

摘錄幾段非常撼動我、讓我感動落淚的文字在照片中。

"無論是誰,都在追求「那瞬間」,一旦嘗過「那瞬間」的滋味,便無法逃離那股歡愉。因為「那瞬間」如此完全,只能用至高無上的體驗來形容。"

"禁錮音樂的,不是音樂廳和教堂,而是人們的意識。"




 

Youtube裡有一段書本的簡介,還可以找到書中提到所有樂曲的演奏來搭配聆聽感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書哪裡買?

👉🏻  作者親簽章印春綠扉頁版 https://reurl.cc/zy0eN0

如果您有在博客來購書的習慣,歡迎以上列我的專屬推荐入口進入購書(要以這個連結進入,不要站內書名蒐尋喔!),可以幫助我累積一點點推荐獎金,買更多好書來推荐給大家,謝謝您的支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