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時間的皺摺 A Wrinkle in Time


 
兒子最好的朋友搬到另一個城市去了,開始上學後面對以往即使不同班也總是一起玩的下課時間,不由得有點想念。可惜時差加上友人一家安頓新家的忙碌,很難找到合適的時間聊天,好不容易利用今早的小空檔,在兒子走進學校、好朋友返家的車程中兩人終於可以在移動中視訊一下,兒子也跟我們聊起想明年去拜訪朋友的準備計畫。這兩天正在讀《時間的皺摺》(《A Wrinkle in Time》),我不禁想到如果有書裡的"超時空挪移(tesseract)"能力該有多好?!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將不再是直線,把時間軸和空間折起,這樣隨時就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時空旅行去看自己想念的朋友了!
 
這當然只是我天真的聯想。《時間的皺摺》裡不是只在探討超時空挪移在多維度空間的物理想像。梅格為了救回在時空旅行中被困住的科學家爸爸,和被人誤以為愚笨遲緩其實聰明感受性強的弟弟和外表光鮮亮麗是學校風雲人物其實內心寂寞不受父母肯定的男同學展開了時空旅行。這一趟旅程雖是救父、救弟、雖是抵抗黑暗力量,其實是一趟梅格的自我發現之旅。梅格覺得自己成績不好又不漂亮,父親莫名失蹤後她的思念、不解與外人的裴短流長讓她更否定自我、更叛逆,殊不知,她的固執、她的憤怒、她的不妥協不輕易放棄…她的缺點卻是她得以堅持信念戰勝邪惡的寶貴特質,而她也在這一趟旅程中,誠實地面對自我、找到力量。


尋親救父的時光旅行中,作者安排了好幾位不同星球的"宇宙戰士"幫助梅格。有奇裝異服的啥太太(Mrs. Whatsit)、引經據典的誰太太(Mrs. Who)和結結巴巴的某太太(Mrs. Which)、快樂女巫,當然還有把梅格從冰凍中搶救回來的旖思徹星的野獸阿姨,她們的形象與概念都超乎我們慣常的想像與理解,而她們的溝通方式與語言透過科幻小說的形式打破我們習以為常的思考與對話框架。野獸阿姨與梅格的對話中,有好幾句都很有意思,令人玩味良久。「妳說的暗是什麼?光又是什麼? 我們不懂"看見"是麼意思。」「我們不知道東西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我們知道東西是什麼樣子。"看見"一定是一種很有限的能力。」「你們的世界真奇怪!竟然把這種表面的東西看得那麼重要。你倒是說說看,光到底是什麼東西?沒有了光,你們幾乎什麼事都不能做。」…「我們在意的不是你們說的那些"看得見"的東西,而是"看不見"的東西。因為看得見的東西是暫時的,看不見的才會永恆不朽。」「哦,孩子,你們的語言是那麼地簡單、那麼地有限,反而把事情弄得超級複雜。」

黑暗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卡馬宙星上的"它"沒有魔獸般可怕的形象,它是一個脫離了身體的腦袋、一顆活生生仍在一顫一顫跳動、發號施令掌握一切,想藉著強大穿透力的脈動控制人心的超級大腦袋,但它卻比什麼都還要噁心、比什麼都還要恐怖。黑暗力量同質化一切,它所統禦的星球子民沒有誰比較強誰比較弱,大家一切照"它"的規則各司其職,所有節奏精準一致沒有違規,美其名有毋須憂慮的生活與不受病痛折磨的人生,然而死氣沈沈,追求極致平等的烏托邦其實喪失了最珍貴的自由與獨特性。

要怎麼抵抗"它"侵入你的腦?你的心?怎麼與用憤怒與邪惡快速侵蝕人心的黑暗勢力抗衡? 「平等和相像是兩回事!」梅格的靈光一喊掙脫"它"的掌控。梅格前往營救被"它"控制的弟弟查爾斯前,似仙子又似教母、亦先知亦宇宙戰士的"某太太"告訴她:「妳有一樣它沒有的東西,那是妳唯一的武器,但是妳得自己找出來。」

那個梅格需要的武器,正是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面對軟弱、愚拙、卑微、無能又自我否定的時刻要長出來的能量,也是我們大人陪伴孩子走出蛹期的途中焦慮無助時唯一可以憑藉的武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