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

讀《被遺忘的孩子 Only Child》淚流不止


陪伴孩子們上課的時間,我在泳池畔打開這本書 -《被遺忘的孩子》。

書本的破題就是槍手來的那天。

「不要動,札克。」羅素小姐用大姆指和食指從裡面死命扣住教室的衣櫃門。「我會保護你們。噓,請安靜。」我們一直聽到外頭有「砰!」的聲音,還有人尖叫。

砰!喀!砰!喀!砰!喀!

我想有人尿褲子了…

六歲的札克今年剛上小學,一個平凡的上學日早晨,「砰!砰!砰!」的槍響打斷學校正常的作息,誰也沒想到孩子們日常操演的上鎖緊閉演習(Lockdown Drill)這次真的得派上用場。然而,這場校園槍擊事件裡,札克的哥哥和其他十七個孩子…殉難了,槍手,也被當場擊斃。

兇手是誰? 他怎麼犯案的? 而他又為什麼這麼做? 他的家庭是什麼樣的家庭? 他們該付出了什麼代價? 這是誰的錯?……故事裡都稍微說了,卻都不特別評判。全書著墨在札克的世界從哥哥遇難的這一刻起分崩離析。

留下來的孩子,成了獨生子,卻,是被父母遺忘的孩子。

六歲的札克,懂,也不懂。我們跟著札克童稚的絮絮叨叨間,直指事物核心,人世間最巨大的創傷,要怎麼面對? 要如何與仇恨和解、與自己和解? 留下來的人,該怎麼活下去?

慟。很痛,很痛,很痛……

數度落淚,不得不中斷我的閱讀。
我抬頭梭尋泳池中的兩個孩子,一再、一再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過每一個有幸與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一定一定要讓他們記得最美好的媽媽。

無常、心碎、傷痛、復仇、…寬恕。沈重的事件,但故事寫得緊湊流暢易讀。校園槍擊事件,也許不見得在台灣有很大的連結性,然而閱讀之際,一直不斷浮現我腦中的是小燈泡事件。故事的背後,叩問的是什麼社會整體結構性的問題? 小說,尤其是翻譯小說能如何轉化成跟你我切身相關的生命思索? 請你跟著札克走一遭吧!














好書哪裡買?
👉🏻  https://reurl.cc/e5qE4m

如果您有在博客來購書的習慣,歡迎以上列我的專屬推荐入口進入購書(要以這個連結進入,不要站內書名蒐尋喔!),可以幫助我累積一點點推荐獎金,買更多好書來推荐給大家,謝謝您的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