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導讀與賞析】森林裡的好朋友


爐上滾著紅棗銀耳蓮子湯,我站在水槽前一顆一顆搓洗葡萄。晴晴也沒閒著,一下子把一雙又一雙的鞋子拿出來輪著穿一遍,一下子把哥哥的挖土機開來停在廚房門口說那是她的停車場。不曉得什麼時候她挨到我身旁:「媽咪! 我跟你說一件事喔! 妳知道那個好朋友嗎? 森林好朋友…」我有點驚訝:「妳是說大熊與小睡鼠嗎? 」「對對對! 他們一起看魚……然後…然後,大熊就醬子拿南瓜!」她把手往肩上一挽:「媽咪媽咪! 你看,你看我,是醬子…他要去送給好朋友吃…」她自然地好像在跟我說她日常的遊戲…而大熊與小睡鼠不過是她的兩個玩伴。⋯⋯


我突然意識到她在跟我聊天,而且是在跟我聊書! 那個幾個月大時我唸書給孩子們聽她聽沒兩句就跑開去晃盪的小女孩,已經會自己挑書要我唸、記得所有唸過的書本、內容,還會跟我討論情節了! 也許,我可以開始期待不久的將來,我們對自己的所讀所想有更深入的討論與思辯。

時序入秋,過了中秋節後這些天果真有點秋意了,就從秋天的這一輯開始吧! 我將拙作閱讀賞析附上,歡迎大家多多分享交流。

--------------------------------------------------------------------------------------------------------------

【大熊與小睡鼠 - 森林裡的好朋友】                賞析與導讀 / 黃立忻


這是一個講友誼、談分享、道希望和堅持的溫馨故事。作者福澤由美子以大熊與小睡鼠彼此崇拜、互相珍惜的友誼破題,以分享層層呼應整個故事。

大熊雖然雄偉魁梧卻溫柔細膩,深深為迷你小巧的事物所著迷;睡鼠小不起眼卻活潑靈動胸懷大志,什麼都要挑最大的。體形、喜好殊異的他們一見面就成為莫逆之交,因為對方就好像是理想我的實現,同時,繪者在他們相遇的第一個故事裡就先埋下了「懂得欣賞和自己不同的人」的伏筆。「小與大」的對比不僅反應在主角的體型,更一而再、再而三地透過他們喜好的事物(小金魚與大鯨魚、蛋糕、花苗、花圃…)呈現,每一個翻頁誇張的對比好像卡農循環的旋律、也如同幼兒們所喜歡重複韻謠的節奏舖陳劇情,把小與大的概念認知不著痕跡地印在孩子的腦中,同時又充滿趣味性,讓主角的個性更加鮮明。

鬥牛犬店長美麗的蛋糕撫慰人心之餘,他以贈送花苗給顧客分享傳播美麗的希望,這個美麗的希望透過大熊與小睡鼠「一定會開出很可愛/很棒的花朵!」這樣的信念與即使洩氣卻不放棄繼續照顧花田的小睡鼠的堅持,終於結成了豐盛的果實。其次,大熊在花田收成的第一時間,就挑了一顆最大的南瓜要分享給小睡鼠,因為貼心的他知道「大」南瓜一定會是小睡鼠的最愛。故事末了,大熊與小睡鼠收成了好多南瓜與地瓜,並將其化為美食與森林裡其他的好朋友一起享用,「分享」使豐收的喜悅最大化,再一次扣緊故事主軸,為故事帶來溫馨的高潮,鬥牛犬贈花苗的分享美意透過無私的大熊與小睡鼠傳播出去。

為了道秋收、敘友誼,繪者從封面、蝴蝶頁的顏色選擇到整本繪本的色調,都帶著濃濃的橘、黃色調,連作物(南瓜與地瓜)的選擇都充滿了金黃色秋天的意象,畫風優雅細膩。而吃蛋糕的畫面中,大熊慢調斯理優雅享受蜂蜜蒙布朗的表情和小睡鼠鑽上鑽下啃水果大蛋糕的畫面相當誇張逗趣,更意在言外的點活了故事主人翁截然不同的個性 。隨著劇情推進,小睡鼠拉著枯枝垂頭喪氣的表情牽動讀者的心,讓讀者也跟著難過失望,情緒卻在下兩頁小睡鼠發現地底結滿了地瓜而樂翻天的特寫畫面被瞬間拉抬至高點! 故事最後的楓葉邀請卡與南瓜燈更帶著濃厚的節慶手作味道,也許讀完繪本與孩子一起動動手創作是一個不錯的點子。

這還是一本非常適合自然觀察的繪本,繪者對動、植物型態的正確性十分考究:甜點屋裡的各種甜點從蘋果派、大豐收水果蛋糕…到聖誕原木蛋糕都是很符合時令的經典甜品,甚至連蛋糕的層理和食材都一一標明了;南瓜與地瓜植株和花朵的型態也非常真實,森林的樹木從一開始的青綠色隨著時間推移到故事後半進入收成季節而轉為滿樹金黃,為故事創造了時間的深度,讓孩子了解時間刻劃大自然所帶來的變化;而故事轉折處巧妙地藏進南瓜與地瓜不同的生長特點,更不啻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自然課! 從讀完繪本出發,帶孩子走進田園裡踏踏泥土、嗅嗅花香、摸摸瓜果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