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7日 星期五

閱讀想想 - 義大利教育開先河 氣候變遷列必修課

「媽媽,如果把垃圾丟進火山裡會怎麼樣?」兒子問我。
「會熔掉吧…為什麼要丟垃圾到火山? 噢! 你是不是在想這樣就可以處理掉很多垃圾?」
「對啊!」
「也許是個辦法。不過,要怎麼接近火山口而不受傷呢? 火山口方圓好大的範圍是高溫和有毒氣體噴發的狀態呢! 如果投不準會怎麼樣? 火山會不會變垃圾山?」

「那派無人機? AI? 」
「可以想一想喔! 要用什麼材料、什麼樣的設計可以讓飛行器耐得住火山口的狀態? 」
「也想想,這樣處理垃圾,一次能空投多少? 飛一次要花多少成本呢? 掉進火山的垃圾真的能完全消失掉嗎? 火山熔岩會不會產生更可怕的有毒質變?還有,每個地方都有火山嗎?」
「嗯…」兒子陷入他的奇思異想中。

「這樣處理垃圾的速度來得及應付人類製造垃圾的速度嗎? 根本之道,是不是還是得全力減少垃圾的產生?」


上學途中,兒子跟我有了這段對話。也許這只是一個孩子天真的想法,不過我知道,他看見了。他看見了身處的環境中正在發生的問題、棘手的問題、我們這個世代、下個世代不得不面對、還得趕快處理的問題。想想,海洋上的垃圾渦流、面積比我們住的島嶼還大很多的垃圾島是諷刺的另類「填海造地」…真的能住人嗎? 吳明益《複眼人》中的垃圾島不只存在小說中……

然後,孩子在想,該怎麼辦呢? 能做什麼? 自己有什麼能力改變?

我很高興孩子關心我們的環境、思考行動。
垃圾污染、氣候變遷,地球環境的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卻是刻不容緩該處理的問題。

想想光是去年一整年發生的事:威尼斯水患淹掉了多少重要的文物、影響多少生活? 末日煉獄般尚未熄滅的澳洲野火規模之大前所未有,連衛星影像也觸目驚心;溫暖的海水造成海洋生態改變,海鳥的食物短缺餓死了上百萬隻水鳥;更不要提兩極冰山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還有各地氣候的"異常"已經變成"常態"……每天,每天,地球上正在發生的事,我們難道不需要好好了解嗎? 我不知道我們還剩下多少時間,就必須像《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電影所演,人類被迫移居其他星球?

Photo by Amri HMSon Flicker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威尼斯水災
A woman sits in a chair in a flooded St. Mark's Square, in Venice, 2019.11.13.
The high-water mark hit 187 centimeters (74 inches) late Tuesday, Nov. 12, 2019, meaning more than 85% of the city was flooded. The highest level ever recorded was 194 centimeters (76 inches) during infamous flooding in 1966. (AP Photo/Luca Bruno)


澳洲森林大火
Shocking images taken from the Himawari 8 satellite has revealed the extent of Australia's bushfires.


冰原縮小 The Arctic is melting – this is climate change in action (AGU)

-------------------------------------------

新聞閱讀:義大利教育開先河 氣候變遷列必修課
2020.1.8

義大利教育部長菲奧拉蒙蒂日前宣布,該國公立學校從下一個學年起,各個年級學生都必修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課程,以了解地球所面臨的氣候危機;義大利將是全球第一個將氣候變遷列入公立學校教育課綱的國家。他說:「整個教育部都已改變,要讓永續與氣候變遷成為教育模式的中心。」

英國獨立報報導,義大利各級學校從下學年起,每周將有一小時學習有關全球暖化及永續發展等課題。菲奧拉蒙蒂表示,「整個教育部都已改變,要讓永續與氣候變遷成為教育模式的中心。」他說,包括傳統科目如地理、數學、物理等課程,都可以探討永續發展的議題。

在學校還沒有開始前,我們每一個家長,都該花時間自己和孩子談一談這些重要的、生活中的事。

新聞全文來源:
義大利教育開先河 氣候變遷列必修課 / 聯合新聞網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