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9日 星期四

吳柏毅、一次性餐具與玉米


送孩子上學的途中,我們常常會播放音樂或是有聲書、小影片。在Youtube上最常打斷的廣告就是Uber Eats,而且還一直重複,不知道他們花了多少錢買廣告?

「媽媽,我覺得Uber Eats最大的問題是餐具。」兒子看著車窗外正要路邊停車的一台外送機車。
「你看,那邊就有一台 Uber Eats。」

早上七點多,路上就有好幾台Uber Eats機車,三餐愈來愈倚靠外送服務,人們愈來愈不願意動手,這個社會好像愈來愈宅了……

「你說得沒錯, Uber Eats的流行的確造成很大的一次性餐具問題。它很方便,但是我們要不要付出代價呢?」
「嗯,要。很多垃圾。」

「其實不止垃圾的問題,愈來愈多的 Uber Eats、Foodpanda外送員加入這個行業,有沒有可能造成供給太多未來工資減少? 外送員們趕時間送餐,有沒有可能產生隨處亂停車、車禍的問題? 事實上,已經發生好多外送員車禍的案例。」
「對,他們如果亂停車被開罰單,就要賠更多錢了…」

「你們知道,其實外送員這個服務的雛形,很早以前就存在校園裡嗎?」我問。
「蛤? 學校裡? 噢! 對,有的小朋友會幫別人去買東西。」兒子想到了。

「對啊! 有的孩子跑得快,腦筋又動得快,就會去幫別人跑腿賺外快。好比說,很多男生到了中學,青春期開始發育食量很大,中午要吃兩個便當,像你們的爸爸呀,上高中時十一點下課要先去吃一個便當,十二點午餐時間再吃一個! 如果跑太慢搶不到便當,是不是就要餓肚子了? 」 兒子笑出來。

「尤其,有的學校很大,福利社很遠,有人幫忙跑腿很方便吧? 如果一個便當100元,跑腿男孩收10元跑腿費,他幫忙買十個便當,他自己就可以賺多少錢了?」
「100元。」

「這麼方便,你會想請人跑腿幫你買東西嗎?」
「唔…不一定會,因為我跑得不慢…」
「那些要別人幫忙跑腿的人,不就需要比原來付出更多錢去買那個東西嗎?」兒子想到代價的問題了。

「那當然,這就等於是你另外付費買一個"服務"。服務當然是有價的,看人們願意付多少錢去買,這就關於你心中的價值怎麼衡量了。」

「你可以比比看,外送服務和自己出門要付的代價。一個是運費,一個是自己出門的油費、停車費和時間成本,兩個比較一下,也許外送服務還比較省錢。當然,就算差不多或是加了運費貴一點,也有人覺得舒舒服服等別人幫他送來比較輕鬆這件事很重要,他願意為這個服務多付一些錢。」
「嗯,對…」兒子開始思考。

「不過你一開始提出的那一點的確是很重要的問題,餐點外送文化蓬勃產生的一次性餐具垃圾問題,給環境增加更多負擔。而人類處理垃圾的速度已經遠遠跟不上製造垃圾的速度了。這不是我們剛剛算的那個金額比較裡能反映的問題。」

「以前我們請餐廳外送,都要一定數量,像是五份、十份才送,現在UberEat一份也送,那他划算嗎?」
「不知道耶。」
「你想想,如果他有辦法在臨近區域搜集到足夠份量的代購單,他跑一趟同時買好幾份一路送,是不是就比較划算了?!」
「對。」

「另外,除了這些問題,還有採買食物的碳足跡這件事可以想想。類似品質的食材或商品,你要買住家附近生產製造的,還是買國外飛來的?」
「附近。」
「對,運送距離愈長,旅程中碳排放量就愈多,食物也愈不新鮮。」

「碳足跡最短的生產地是哪裡呢?」我問孩子。
「呃?」
「如果家裡有地可以種植,作物採收了就直接煮,那麼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就最短了,當然所產生的碳足跡也最少。」

「不過,我也種一畦菜,你也種一塊田,每個人都要花出一份成本和時間,好像不太有效率?如果全部交給一個最會種的大農場幫大家種,會不會比較省事?!這個農場同樣一份工,可以產出比較多的作物,就產生規模經濟。你看到的現代大農場、大型工廠...都是為了追求規模經濟而發展出來的。」

我想起麥克·波倫的代表作《雜食者的兩難》裡提到的美國玉米田。

「美國中西部有很多大型農場,規模大到你開了好久的車,眼前除了農場還是農場。我記得以前去旅行時看到比飛機還大的農業機具、超大的穀倉,卻看不到一、兩個農夫。一座農場可能只需要一個農夫就可以種出上百人所需的玉米,甚至更多。」

「這麼高效能的生產,農夫不就可以賺更多錢?其實沒有,因為農場裡只種一樣東西-玉米,而可以這麼高產量的玉米種子是基因改造來的,農民需要花錢向一家叫孟山都的公司買種子,買肥料。然後因為作物的單一化,缺乏生態系自然平衡,一定會有病蟲害,於是農夫還得再買農藥。而基因改造的玉米只能種一代,沒有可供繁殖的種子,所以農夫每年都要買新種子,真正賺錢的是這些育種公司,農民不僅很窮,還有很多都破產了。」

「人類有能力種出這麼多玉米,甚至超過人類自己的需要,那麽多玉米可以拿來做什麼呢?」

「給牛吃!牛不是本來該吃草的嗎?但現在吃玉米!」「想想看,要給牛足夠的草吃,需要多大的草原,還要多少時間?空間和時間換算下來就是企業需要投資的成本。現在換成吃玉米,就只要把牛關在小小的飼育欄內整天一直餵食到可以宰殺。牛吃不對的食物、沒有活動空間,牠們就不健康、不開心,然後,就生病了。生病了怎麼辦?打抗生素!最後這些用不自然的方式養出來的牛最後到了誰的肚子裡?」

孩子們聽得入神,慢慢在消化人類追求方便和效率的過程中其實到頭來要為許多隱藏成本付出多少代價。我也很享受孩子從生活中有觀察、有思考、樂意與我深入討論。

可惜,到學校了,今天不小心在車上就開起來的家庭讀書會得散會了,我把孩子送進校門,回家將書櫃上這本書再翻出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書哪裡買?

👉🏻  紙本書  https://reurl.cc/ZnpRda
👉🏻  電子書  https://reurl.cc/jdx8k1

如果您有在博客來購書的習慣,歡迎以上列我的專屬推荐入口進入購書(要以這個連結進入,不要站內書名蒐尋喔!),可以幫助我累積一點點推荐獎金,買更多好書來推荐給大家,謝謝您的支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